勿忘4R 實施「語言環保」

語言減廢二之一

面對全球暖化﹑動物甚至人類棲所面臨威脅等問題,各地都搖曳着保護環境(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)的旗幟,例如香港綠色力量(Greenpeace)提出「環保4R」: Reduce(減少使用)、Reuse(物盡其用)、Recycle(循環再用)和Replace(替代使用)。大家有否想過使用英語亦可奉行4R,達致「語言環保」?

使用不為意 「廢物」好常見

關掉閒置電燈或電子熒幕可減少用電,而我們在使用英語時,若能避免「Belts and suspenders」的現象,則可減少語言廢物。語言累贅(redundancy)的例子比比皆是,有時使用者亦不以為然,看看讀者能否幫忙「棄置」以下「語言廢物」。


Added/ Extra bonus:這常出現於廣告和推銷的用語確能刺激購買慾,例如:This chair gives you an added bonus of the massage function.(這椅子給你額外按摩功能。)但其實「bonus」已是額外的獎賞﹑好處或津貼。所以「added/ extra」算是多餘。不妨只用「bonus」或明確形容獎賞的類型,如Christmas/ cash/ welcome/ annual bonus。相類的「語言廢物」還有free gift, 要付款的就不算是禮物吧!


a.m. in the morning/ p.m. in the afternoon:「a.m.」 和「p.m.」分別是拉丁文ante merīdiem(中午十二點前) 和post merīdiem(中午十二點後),所以絕對不用說:The first lesson starts 9 a.m. in the morning.


Basic fundamentals/ essentials:「fundamentals」和「essentials」已表示基礎或基本需要,再用同一意思的形容詞「basic」就是多此一舉。


Collaborate/ cooperate/ join/ meet/ merge together:「聯手」﹑「合作」﹑「攜手」﹑「相見」和「合併」等並非單人可完成的動作,加上「together」(一起)便是畫蛇添足。


Difficult dilemma:2010年的農曆正月初一正值情人節,當年叫不少男朋友傷透腦筋:跟隨家人四處拜年而冷落伴侶,還是與女朋友度過甜蜜一天卻失去一家團眾的機會?幸好這dilemma(進退兩難的困境)會在2048年才出現,要注意的是稱得上「dilemma」就乃叫人大傷頭腦的窘局,世上並無「easy dilemma」亦不會有「difficult dilemma」。如有需要時可進一步描述困境的類型,如ethical/ political dilemma或difficult decision/ choice(困難的決定/選擇)。


End result/ Final outcome:如並非最後發生的就不會稱為「result/ outcome」(結果) 要用就用具體的形容詞,如 satisfactory(滿意的)、disastrous(災難性的)或inevitable(無可避免的)去形容吧。經典流行曲《無言的結局》就是一好例子。


多言並非美言,多說不如少說。下回再以其他生活例子詳談「語言減廢」。


■鍾可盈博士 恒生管理學院英文學系高級講師


來源 : http://paper.wenweipo.com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